|
|
|
企業新聞|
|
|
|
|
|
|
興---2014年鉀肥市場年終總結興者起也?!墩f文解字》對興的解釋為開始、旺盛及蓬勃發展之意。2014年國內鉀肥市場,在整體經濟形勢弱勢盤整,行業供應量嚴重過剩的大背景下,氯化鉀市場價格雖然也經歷了有升有降的W型走勢,但回道全年市場,各品種價格較年初時保持著穩定向好。
更重要的是鉀肥市場格局實現了較大的調整,供應多元化是市場最大的一個亮點。中國鉀肥已由十年前的依賴進口,大企業壟斷,逐步轉變為現如今的國產主導,渠道為王。相信通過2014年供應格局多元化的興起,未來十年,鉀肥將繼續朝著貼近及順應市場變化的方向發展。
國產鉀:渠道興建產量劇增
據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肥)行業分會數據統計,2014年中國氯化鉀年產能達到782萬噸,同比上漲5%,產能增加主要來自青海鹽湖的新建項目投產。實際產量733萬噸,同比上漲14.35%,達到歷史新高;生產企業總計32家,減少4家,氯化鉀產能進一步向大企業集中。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湖)2014年推進的產供銷結構改革,成為國產氯化鉀行業變革的典型代表。鹽湖在1997年企業重組前,年銷售95%以下含量的氯化鉀產品僅不足30萬噸。氯化鉀生產經營主業重組后,產品擴展為涵蓋粉狀氯化鉀、晶體氯化鉀、大顆粒紅色氯化鉀、硝酸鉀、碳酸鉀以及氫氧化鉀等18種化工產品,氯化鉀含量也提高到98%,與進口鉀肥品種基本保持一致。2013年9月17日鹽湖曾發布公告稱,新建百萬噸氯化鉀項目建成,投料試車并產出產品。鹽湖自2014年2月底復工以來,基本保持滿負荷生產。同時,為了配合新增的100萬噸產能,鹽湖董事會在2014年3月26日發表公告稱:“為了解決鉀肥及綜合利用化工項目產品未來的銷售,公司決定以控股或參股的方式成立六個聯合公司,負責鉀肥及化工產品的市場開拓和銷售工作。六家公司分別為:內蒙鹽湖北方貿易有限公司、安徽鹽湖輝隆華東聯合貿易有限公司、西南鹽湖匯力貿易有限公司、上海鹽湖化工貿易有限公司、四川鹽湖化工貿易有限公司及青海鹽湖路興物流有限公司(以上均為暫定名)?!?nbsp;
經過一個月的協商和籌備,4月23日,鹽湖和四川匯力農資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中農集團控股四川農資有限公司、四川鎣峰實業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四川鹽湖匯力貿易有限公司,與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四川鹽湖化工銷售有限公司同一天在成都召開揭牌大會,進入市場運營。次日,鹽湖與內蒙古天宇匯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倍豐農業生產資料集團有限公司、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東方金地農資貿易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內蒙古北方鹽湖商貿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創立大會暨第一屆一次董事會。4月26日,鹽湖與文通鉀鹽集團有限公司、青海鹽湖元通鉀肥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文通鹽橋化肥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上海鹽湖文通化工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4月28日,鹽湖與安徽輝隆農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浙農愛普貿易有限公司、陜西富田化肥有限公司、上海億農化工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安徽鹽湖輝隆南方貿易有限公司在合肥成立。
以往鹽湖產品只通過子公司進行銷售,今年在山東、湖南、四川等化肥主產區與銷售渠道成熟的多家大型實力連鎖和生產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銷售,在增加銷量、擴大渠道占有率的同時,又能借助合資企業的倉儲能力,減少庫存壓力。2014年鹽湖實際產能高于預期,對比2013年,產能增幅達34%,同時超預期的實現了480萬噸銷售額。一些貿易商表示以前銷售時首推進口鉀肥現在要反過來強調國產鉀肥的優勢。無論是從市場反饋還是產銷數據來看,鹽湖打破傳統,興建渠道這步棋走的即快又準。2015年,鹽湖計劃利用非公開發行募集54億元資金,繼續優化現有裝置,提高氯化鉀生產能力,將產能提升至年產500萬噸。
回顧中國國產鉀肥行業50余年的發展歷程,在國內外鉀肥市場均面臨著供過于求的局面下,只有整合企業自身優勢、聯合行業內優質資源共同發展,才能將各方利益發揮至最大化。
進口鉀:競爭興盛量漲價跌
中國做為鉀肥需求大國之一,多年來一直是國際鉀肥供應商競相爭奪的市場,在聯合談判和國產自給率逐年提高的有利支撐下,2014年中國進口鉀肥合約價格為到岸價305美元,折合凈價為到岸價285美元,繼續保持了全球鉀肥市場價格的“洼地”。隨著國產鉀產能的提高,進口鉀所占比例由高峰的70%降到50%左右,但是進口鉀依然將是中國鉀肥供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在未來數年內仍將保持總體鉀肥供應40%~50%的份額。反觀國際市場,在過去近10年時間里,加拿大鉀肥有限公司Canpotex(下稱加鉀)和BPC兩大國際鉀肥貿易組織聯手將鉀肥價格維持在遠超過生產成本的水平上。這導致近幾年來,在高利潤的驅使下,各大鉀肥供應商不斷擴張其產能。從2010年到2015年,世界鉀鹽產能計劃從4270萬噸增加到5960萬噸,增長率近40%。國際鉀肥市場供應量的增加速度遠超過需求量的增速,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凸顯。在供需失衡的壓力下,國際鉀肥銷售價格逐年下滑。供應商只能通過增加銷量抵消價格下跌帶來的利潤率降低。
但是,在市場總需求量基本持平的前提下,一方增加其銷量,意味著其他供應商的市場份額就要隨之減少。據海關數據統計顯示,2014年1~11月,中國進口氯化鉀總計722萬噸,較上年同比增長33%,增幅主要來自白俄羅斯、約旦和以色列。來自俄羅斯的進口量仍排在首位,為239.5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8%。自2013年7月30日BPC銷售聯盟分裂后,俄白兩家國際鉀肥主要供應商各自活躍在全球各地市場,烏鉀憑借其產量最大,成本最低,品牌較久等多種優勢,聯盟分裂后依然保持了原有的市場份額。白俄羅斯則憑借其價格優勢,用較靈活的議價方式在短期內迅速擴大了其市場占有率。2014年進口份額中另一個亮點來自以色列,1~11月對中國鉀肥供應量為128.5萬噸,同比增長83%,排在第三位。而作為與中國鉀肥市場合作最久的供應商,加鉀對中國市場供應量為109.9萬噸,同比下降16%,僅排在第四位。
或許“傳統大哥”加鉀在年初時已經嗅到了市場變化所帶來的危機氣息,在其進入中國市場的多年里,一直通過中化獨家代理其產品,并未直接參與銷售。2014年4月16日,加鉀上海代表處正式開業。加鉀總裁和首席執行官Steve Dechka在代表處開業時表示,“加鉀始終追求不斷成長的客戶關系,此次上海代表處的開業標志著加鉀將更加貼近終端,并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痹诖硖幊闪?個月后,加鉀邀請國內主要復合肥生產和流通企業分批赴加拿大考察其鉀礦和物流設施,并同時表示,加鉀擁有超過20余種鉀肥產品,目前出口至中國市場的鉀肥產品僅以62%白晶鉀和紅鉀為主。加鉀希望通過此次參觀活動讓中國客戶更全面地認識其產品,達到其細分市場的目的,根據不同客戶需求提供更多種類的產品。經過2014年的鋪墊,在2015年1月12日中化化肥與加鉀續簽的三年鉀肥供應框架合同中,中化獨家代理銷售的鉀肥品種僅為紅色標準級,中化可以選擇進口Canpotex其他級別鉀肥,但不擁有獨家代理權,黑龍江倍豐等企業同樣擁有加鉀產品的代理權,且雙方協議,每6個月根據市場情況確定一次鉀肥價格,這也意味著未來中國鉀肥市場價格將有更多的靈活性變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2014年氯化鉀海關進口數據中新增了來自老撾的進口氯化鉀,新增貨源來自四川開元在境外順利投產的鉀肥項目。
中國可溶性鉀資源短缺,可持續性發展一直是業內人士的“心病”。據國土資源部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可溶性鉀資源的查明資源量10.05 億噸,比2012年下降了0.1億噸?!白叱鋈ゾ惩庹意?,增強鉀肥資源儲備”是中國鉀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長遠規劃。目前中國境外鉀肥基地分布為:加拿大7家、老撾9家、剛果(布)3家、泰國2家、埃塞俄比亞2家,俄羅斯(中投持烏拉爾12.5%股權)、阿根廷、伊朗和哈薩克斯坦各1家,共計26個項目分布在9個國家。年生產能力197萬噸,計劃年產能達到1010萬噸。26個項目處于不同建設階段,已經投產的4個項目均在老撾。四川開元是所有境外找鉀項目中最早出產鉀肥并反哺國內市場的企業,也為中國鉀肥進口提供了更多的可選擇和自主性。
曾幾何時,海運進口鉀肥是中國鉀肥市場的主力軍,因為缺少話語權,中國終端用肥者只能支付高昂的價格。而今,雖然談判機制和供應格局仍然未有大的改變,但供應的多元化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未來中國鉀肥市場格局或許仍將面臨著各種變革,但不變的是,價格和供需關系始終保持高度相關。
硫酸鉀:產銷興旺量價齊增
2014年的硫酸鉀是整體低迷的化肥行業中唯一始終保持向好的品種,可謂一枝獨秀。硫酸鉀市場經歷了之前6年的低迷,加工型企業大量關閉。在供應持續緊張,市場買漲不買跌的心理推動,2014年硫酸鉀市場需求增加,交投活躍,價格持續走高。
據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肥)行業分會數據統計,2014年中國硫酸鉀年產能272萬噸,同比上漲9.7%,產能增加主要來自冷湖濱地鉀肥和中信國安的改擴建項目。2014年硫酸鉀實際產量201萬噸,同比上漲26.4%。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農業種植結構的變化,以及種植者對硫酸鉀性價比進一步的了解,2014年經濟類作物對硫基復合肥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中國主要復合肥企業生產硫基復合肥的比例較2013年提高。2014年中國硫酸鉀市場總需求量達到420萬噸較2013年的275萬噸同比提高了52.7%。
2015年的資源型和加工型硫酸鉀產能將繼續新增310萬噸(實物)左右,加上2014年已有的裝置能力604萬噸,預計2015年硫酸鉀產能將達到913萬噸,且以上產能數據按計劃均在2015年年底前建成投產裝置。盡管下游需求持續增長,但2015年硫酸鉀行業供過于求的市場現狀預計將難以避免,價格或將重新回落至3000~3100元左右。
興者起也?!墩f文解字》對興的解釋為開始、旺盛及蓬勃發展之意。2014年國內鉀肥市場,在整體經濟形勢弱勢盤整,行業供應量嚴重過剩的大背景下,氯化鉀市場價格雖然也經歷了有升有降的W型走勢,但回道全年市場,各品種價格較年初時保持著穩定向好。
更重要的是鉀肥市場格局實現了較大的調整,供應多元化是市場最大的一個亮點。中國鉀肥已由十年前的依賴進口,大企業壟斷,逐步轉變為現如今的國產主導,渠道為王。相信通過2014年供應格局多元化的興起,未來十年,鉀肥將繼續朝著貼近及順應市場變化的方向發展。
國產鉀:渠道興建產量劇增
據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肥)行業分會數據統計,2014年中國氯化鉀年產能達到782萬噸,同比上漲5%,產能增加主要來自青海鹽湖的新建項目投產。實際產量733萬噸,同比上漲14.35%,達到歷史新高;生產企業總計32家,減少4家,氯化鉀產能進一步向大企業集中。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湖)2014年推進的產供銷結構改革,成為國產氯化鉀行業變革的典型代表。鹽湖在1997年企業重組前,年銷售95%以下含量的氯化鉀產品僅不足30萬噸。氯化鉀生產經營主業重組后,產品擴展為涵蓋粉狀氯化鉀、晶體氯化鉀、大顆粒紅色氯化鉀、硝酸鉀、碳酸鉀以及氫氧化鉀等18種化工產品,氯化鉀含量也提高到98%,與進口鉀肥品種基本保持一致。2013年9月17日鹽湖曾發布公告稱,新建百萬噸氯化鉀項目建成,投料試車并產出產品。鹽湖自2014年2月底復工以來,基本保持滿負荷生產。同時,為了配合新增的100萬噸產能,鹽湖董事會在2014年3月26日發表公告稱:“為了解決鉀肥及綜合利用化工項目產品未來的銷售,公司決定以控股或參股的方式成立六個聯合公司,負責鉀肥及化工產品的市場開拓和銷售工作。六家公司分別為:內蒙鹽湖北方貿易有限公司、安徽鹽湖輝隆華東聯合貿易有限公司、西南鹽湖匯力貿易有限公司、上海鹽湖化工貿易有限公司、四川鹽湖化工貿易有限公司及青海鹽湖路興物流有限公司(以上均為暫定名)?!?nbsp;
經過一個月的協商和籌備,4月23日,鹽湖和四川匯力農資連鎖股份有限公司、中農集團控股四川農資有限公司、四川鎣峰實業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四川鹽湖匯力貿易有限公司,與成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四川鹽湖化工銷售有限公司同一天在成都召開揭牌大會,進入市場運營。次日,鹽湖與內蒙古天宇匯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倍豐農業生產資料集團有限公司、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東方金地農資貿易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內蒙古北方鹽湖商貿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創立大會暨第一屆一次董事會。4月26日,鹽湖與文通鉀鹽集團有限公司、青海鹽湖元通鉀肥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文通鹽橋化肥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上海鹽湖文通化工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4月28日,鹽湖與安徽輝隆農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浙農愛普貿易有限公司、陜西富田化肥有限公司、上海億農化工有限公司聯合成立的安徽鹽湖輝隆南方貿易有限公司在合肥成立。
以往鹽湖產品只通過子公司進行銷售,今年在山東、湖南、四川等化肥主產區與銷售渠道成熟的多家大型實力連鎖和生產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銷售,在增加銷量、擴大渠道占有率的同時,又能借助合資企業的倉儲能力,減少庫存壓力。2014年鹽湖實際產能高于預期,對比2013年,產能增幅達34%,同時超預期的實現了480萬噸銷售額。一些貿易商表示以前銷售時首推進口鉀肥現在要反過來強調國產鉀肥的優勢。無論是從市場反饋還是產銷數據來看,鹽湖打破傳統,興建渠道這步棋走的即快又準。2015年,鹽湖計劃利用非公開發行募集54億元資金,繼續優化現有裝置,提高氯化鉀生產能力,將產能提升至年產500萬噸。
回顧中國國產鉀肥行業50余年的發展歷程,在國內外鉀肥市場均面臨著供過于求的局面下,只有整合企業自身優勢、聯合行業內優質資源共同發展,才能將各方利益發揮至最大化。
進口鉀:競爭興盛量漲價跌
中國做為鉀肥需求大國之一,多年來一直是國際鉀肥供應商競相爭奪的市場,在聯合談判和國產自給率逐年提高的有利支撐下,2014年中國進口鉀肥合約價格為到岸價305美元,折合凈價為到岸價285美元,繼續保持了全球鉀肥市場價格的“洼地”。隨著國產鉀產能的提高,進口鉀所占比例由高峰的70%降到50%左右,但是進口鉀依然將是中國鉀肥供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在未來數年內仍將保持總體鉀肥供應40%~50%的份額。反觀國際市場,在過去近10年時間里,加拿大鉀肥有限公司Canpotex(下稱加鉀)和BPC兩大國際鉀肥貿易組織聯手將鉀肥價格維持在遠超過生產成本的水平上。這導致近幾年來,在高利潤的驅使下,各大鉀肥供應商不斷擴張其產能。從2010年到2015年,世界鉀鹽產能計劃從4270萬噸增加到5960萬噸,增長率近40%。國際鉀肥市場供應量的增加速度遠超過需求量的增速,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凸顯。在供需失衡的壓力下,國際鉀肥銷售價格逐年下滑。供應商只能通過增加銷量抵消價格下跌帶來的利潤率降低。
但是,在市場總需求量基本持平的前提下,一方增加其銷量,意味著其他供應商的市場份額就要隨之減少。據海關數據統計顯示,2014年1~11月,中國進口氯化鉀總計722萬噸,較上年同比增長33%,增幅主要來自白俄羅斯、約旦和以色列。來自俄羅斯的進口量仍排在首位,為239.5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8%。自2013年7月30日BPC銷售聯盟分裂后,俄白兩家國際鉀肥主要供應商各自活躍在全球各地市場,烏鉀憑借其產量最大,成本最低,品牌較久等多種優勢,聯盟分裂后依然保持了原有的市場份額。白俄羅斯則憑借其價格優勢,用較靈活的議價方式在短期內迅速擴大了其市場占有率。2014年進口份額中另一個亮點來自以色列,1~11月對中國鉀肥供應量為128.5萬噸,同比增長83%,排在第三位。而作為與中國鉀肥市場合作最久的供應商,加鉀對中國市場供應量為109.9萬噸,同比下降16%,僅排在第四位。
或許“傳統大哥”加鉀在年初時已經嗅到了市場變化所帶來的危機氣息,在其進入中國市場的多年里,一直通過中化獨家代理其產品,并未直接參與銷售。2014年4月16日,加鉀上海代表處正式開業。加鉀總裁和首席執行官Steve Dechka在代表處開業時表示,“加鉀始終追求不斷成長的客戶關系,此次上海代表處的開業標志著加鉀將更加貼近終端,并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痹诖硖幊闪?個月后,加鉀邀請國內主要復合肥生產和流通企業分批赴加拿大考察其鉀礦和物流設施,并同時表示,加鉀擁有超過20余種鉀肥產品,目前出口至中國市場的鉀肥產品僅以62%白晶鉀和紅鉀為主。加鉀希望通過此次參觀活動讓中國客戶更全面地認識其產品,達到其細分市場的目的,根據不同客戶需求提供更多種類的產品。經過2014年的鋪墊,在2015年1月12日中化化肥與加鉀續簽的三年鉀肥供應框架合同中,中化獨家代理銷售的鉀肥品種僅為紅色標準級,中化可以選擇進口Canpotex其他級別鉀肥,但不擁有獨家代理權,黑龍江倍豐等企業同樣擁有加鉀產品的代理權,且雙方協議,每6個月根據市場情況確定一次鉀肥價格,這也意味著未來中國鉀肥市場價格將有更多的靈活性變動。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2014年氯化鉀海關進口數據中新增了來自老撾的進口氯化鉀,新增貨源來自四川開元在境外順利投產的鉀肥項目。
中國可溶性鉀資源短缺,可持續性發展一直是業內人士的“心病”。據國土資源部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可溶性鉀資源的查明資源量10.05 億噸,比2012年下降了0.1億噸?!白叱鋈ゾ惩庹意?,增強鉀肥資源儲備”是中國鉀肥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長遠規劃。目前中國境外鉀肥基地分布為:加拿大7家、老撾9家、剛果(布)3家、泰國2家、埃塞俄比亞2家,俄羅斯(中投持烏拉爾12.5%股權)、阿根廷、伊朗和哈薩克斯坦各1家,共計26個項目分布在9個國家。年生產能力197萬噸,計劃年產能達到1010萬噸。26個項目處于不同建設階段,已經投產的4個項目均在老撾。四川開元是所有境外找鉀項目中最早出產鉀肥并反哺國內市場的企業,也為中國鉀肥進口提供了更多的可選擇和自主性。
曾幾何時,海運進口鉀肥是中國鉀肥市場的主力軍,因為缺少話語權,中國終端用肥者只能支付高昂的價格。而今,雖然談判機制和供應格局仍然未有大的改變,但供應的多元化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未來中國鉀肥市場格局或許仍將面臨著各種變革,但不變的是,價格和供需關系始終保持高度相關。
硫酸鉀:產銷興旺量價齊增
2014年的硫酸鉀是整體低迷的化肥行業中唯一始終保持向好的品種,可謂一枝獨秀。硫酸鉀市場經歷了之前6年的低迷,加工型企業大量關閉。在供應持續緊張,市場買漲不買跌的心理推動,2014年硫酸鉀市場需求增加,交投活躍,價格持續走高。
據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肥)行業分會數據統計,2014年中國硫酸鉀年產能272萬噸,同比上漲9.7%,產能增加主要來自冷湖濱地鉀肥和中信國安的改擴建項目。2014年硫酸鉀實際產量201萬噸,同比上漲26.4%。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農業種植結構的變化,以及種植者對硫酸鉀性價比進一步的了解,2014年經濟類作物對硫基復合肥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中國主要復合肥企業生產硫基復合肥的比例較2013年提高。2014年中國硫酸鉀市場總需求量達到420萬噸較2013年的275萬噸同比提高了52.7%。
2015年的資源型和加工型硫酸鉀產能將繼續新增310萬噸(實物)左右,加上2014年已有的裝置能力604萬噸,預計2015年硫酸鉀產能將達到913萬噸,且以上產能數據按計劃均在2015年年底前建成投產裝置。盡管下游需求持續增長,但2015年硫酸鉀行業供過于求的市場現狀預計將難以避免,價格或將重新回落至3000~3100元左右。
|
|
|
|
|
|
|
|
|
|
可承擔石油煉制、石油產品深加工、無機化工、有機化工、精細化工市政、環保等行業的工程設計、工程總承包、裝置開車、工程咨詢、設備制造、工程監理、
|
|
|
|
|
|
南京求是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電話:025-58632481
025-58632491
025-58632497
傳真:025-58632491
郵箱:njtruth@163.com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大橋北路1號華僑廣場1801
|
|
|
|